都市沒藥 – 2025.08.27
官樂怡基金會將於將於八月廿七日星期三下午六時三十分舉行題為「都市沒藥—梁潔雯工筆畫展」開幕儀式。該展覽是官樂怡基金會與澳門美術協會、澳門青年美術協會聯合主辦。
梁潔雯,澳門藝術家兼策展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現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美術學助理教授(碩、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東方媒材創作、藝術教學、展覽策劃、藝術項目、講座培訓等工作。一直以風格學角度探究藝術的審美嬗變,學術性研究有《論「吹雲」從非畫到畫》。梁氏一直關注藝術創作本體及形式內核的研究和思考,策展有:「大三巴下的傳承:宋式臨在」(2024)、「形式背後:當代藝術的美學」(2023)、「邊緣上的意志」(2022)、「圖意•意圖」澳科大觀念藝術展(2021,2022,2024)、「消塵」三人展(2017)、「東南風·彩」(2011)等。梁氏主要創作以東方媒材為主,按創作年期及個人風格分為「宋式工筆」、「肌理工筆」、「試卷裝置」三大體系。個展有: 「靈魂香料—-梁潔雯羅馬首展」(2025)、「愛的共融——梁潔雯巨幅花鳥作品展」(2025)、「心田小品——梁潔雯工筆畫展」(2024)、「大寫吹雲——梁潔雯作品展」(2022)。通過多年的創作實踐,梁氏不僅傳承工筆畫技藝,更持續開拓標誌性個人風格的視覺語言,其標誌性創作「愛的共融」入選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梁氏作品連續三次入選五年一屆的中國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三次獲得澳門視覺藝術年展十佳優秀獎及全澳書畫聯展(國畫組)最佳創作獎等等。梁氏憑藉創作座右銘「用媒材的邏輯創造新知」,透過東方媒材的各種創新技藝孜孜不斷地創作,對人生足跡和生命感悟作出當代的回應。
「都市沒藥 — 梁潔雯工筆畫展」展出梁氏於2024-25年間的全新工筆絹畫作品約二十件/套,有受到絲綢之路香料貿易啟發創作的「靈魂香料」系列,從大眾熟悉的乾燥香料在絹本上展現枝節嫩芽碩果的無限生機;有近年活躍於各地藝術博覽及藝術收藏的「心田小品」系列,對城市壓抑的情緒破口開闢心坎良田,以絹本小品滋養都市靈魂;還有反思城市生活電子化沉淪的「指尖生活」系列,肌肉記憶般的刷屏瀏覽,指尖頻繁操作著鮮亮的程式標誌,驅動電子App的同時,如同乾涸個人思考沉澱的毒癮,都市人速食快閃資訊和閱讀習慣如同懷習慣成癮。作品《都市没藥》和《指尖生活—消塵》,梁潔雯稱「現代人的閱讀習慣隨着智能手機時代的轉變,把App變成一個骰仔的形態喻一種上癮的感覺,有時不能自拔地消耗時間,就是想有一天將它們放進膠袋裏扔掉,一掃而空,令心扉清靜如水,以達至消塵境界。」梁氏絹本工筆從心象到圖像多維閳她對生活的感悟和都市生存狀態的反思。
梁潔雯擅長以一種東方宋式美學的經典風格,表達她對當代生存狀態的各種幻想。除了從意大利羅馬首展的折技工筆香料作品再一次呈現給澳門觀眾之相外,更首次創作了兩幅古意工筆菜式:分別是:《海鮮意大利麵》和《宋式東坡肉》,耐人尋味,交織視覺和味覺的雙重感官聯想。這次展覽還有一幅全新創作,名「都市圍裙」,正圓絹幅刻畫一圈的羅馬數字,借古代亭台樓閣的界晝之法表現都市女性的日常狀態和約定俗成,當日常鎖碎和靈魂追求的時間衝突,當責任和自由的矛盾充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梁潔雯希望以作品消解這一切,這也是現今都市雙職女性的生活節奏和內心感受憑證。歡迎各位觀眾到南灣官樂怡基金會畫廊稍停片刻,一同感受梁潔雯絹本工筆介入跨媒材的當代表現與數字跳動的同頻回嚮。
梁氏的創作一直接連著不同文化、信仰與生活方式,她擅於反思當下境象,注入靜謐古意。其書畫渲染的不止於絹本之上,而在於精神層面反覆磨礪東方媒材的界限。這次展覽現場突出梁氏偏愛的宋式美學裝裱和佈局,靜恬淡雅之中交織古今審美和氛圍想象。
梁潔雯,以工筆繪出宋式雅緻的都市靈魂,呈現別樹一格的當代工筆精神。
展覽將展至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入場免費。
萬勿錯過!
為澳門,無私奉獻,精益求精!




發表迴響
抱歉,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